初三物理下册期末辅导要点

  • 发布时间:2022-04-20 09:03
  • 来源:帮帮职校采编
  • 浏览量: 197

#初三# 导语】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必须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以下是©帮帮网为您整理的《初三物理下册期末辅导要点》,供大家查阅。



  

1.初三物理下册期末辅导要点

  1.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c=3×105Km/s=3×108m/s。光在其它透明物质中传播比在空气中传播都要慢

  2.15℃的空气中声速:340m/s,振动发声,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一般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

  3.水的密度:1.0×103Kg/m3=1g/cm3=1.0Kg/dm3。

  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水的沸点:100℃,冰的熔点O℃,水的比热容4.2×103J/(Kg·℃)。

  4.g=9.8N/Kg,特殊说明时可取10N/Kg

  5.一个标准大气压=76cmHg==760mmHg=1.01×105Pa=10.3m高水柱。

  6、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7、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8、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内能也称热能)

  9、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10、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2.初三物理下册期末辅导要点

  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电功率

  (1)P=W/t=UI(普适公式)

  (2)P=I2R=U2/R(纯电阻公式)

  液体的压强

  1.液体压强的特点

  ⑴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

  ⑵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⑷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2.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

  使用该公式解题时,密度ρ的单位用kg/m3,压强p的单位用帕斯卡(Pa)。

  3.连通器:

  ⑴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⑵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⑶应用:茶壶、船闸、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3.初三物理下册期末辅导要点

  一、电荷

  1、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就是摩擦起电现象

  2、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3、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4、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电荷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C

  5、电荷在金属杆中可以定向移动,金属是导电的。有的物体善于导电,叫做导体。金属、人体、食盐水溶液等都是导体。有的物体不善于导电,叫做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等都是绝缘体。

  二、电流和电路

  1、电路的组成:

  1)电源: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

  2)用电器:利用电来工作的器件

  3)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4)导线:连接电路

  2、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三、串联和并联

  1、串联电路:把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后,只有一条通路,逐个通过各用电器后,直接流回电源负极;切断任何一处电路,整个电路均断开;开关可以串联在电路中的任意位置,并不影响对电路的控制作用。

  2、并联电路:把用电器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用电器之间的.连接点叫并联电路的分支点。从电源两级到分支点的那部分电路叫干路,两个分支点间的个条电路叫支路。切断一条支路,其余各支路仍然工作,因此,干路中的开关可以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支路开关只能控制其所在支路的通断。

  四、电流的强弱

  1、电流就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通常用字母I代表,它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

  2、使用电流表的注意事项:

  1)电流表串联在待测电路中

  2)电流从正接线柱进,负接线柱流出。

  3)估测、试触,选择合适量程

  五、家庭电路

  1、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

  进户线:火线、零线

  2)电能表:测用户在一定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3)总开关(闸刀开关):控制户内与户外的通与断

  4)保险丝:当电路中又过大电流,保险丝熔化,自动切断电路(其保护作用)

  2、进户的两条输电线中,有一条在户外就已经和大地相连,叫做零线,另一条叫做端线,俗称火线。

  六、比热容

  1、比热容的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所吸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符号为:c

  2、比热容的单位:符在物理学中,比热容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它的物理意义是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4.2×103焦耳。

  3、应用比热容解释有关现象:Q吸=cm(t-t0),Q放=cm(t0-t),其中Q为热量,单位是J;c是比热容,单位是J/(kg·℃);m为物体质量,单位为kg;t0为物体初温,t为物体末温,单位是℃

  4、从比热容表中可知,水的比热容很大。水和干泥土相比,在同样受热的情况下,吸收同样多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很少,而干泥土的温度升高较多。因此,同在阳光照射下,内陆地区夏季炎热,而冬季寒冷。形成了一年四季温差大,一日之中昼夜温差大的大陆性气候。沿海地区四季温差小、昼夜温差也小。正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在生活中往往用热水取暖,室温比较稳定。有些机器工作时变热,也多用水来冷却。

  

4.初三物理下册期末辅导要点

  内能

  一、分子热运动

  1.分子运动理论的初步认识

  (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3)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并且间接证明了分子间存在间隙。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1)当两分子间的距离等于10-(-10)米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叫做平衡位置。

  (2)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小于10-(-10)米时,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表现为斥力;

  (3)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大于10-(-10)米时,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表现为引力;

  (4)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近似认为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

  二、内能

  1.内能

  (1)物体的内能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及体积都有关。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2)热运动

  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的温度越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慢。内能也常叫做热能。

  (3)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①物体的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温度、体积、质量和物体状态有关;而机械能与物体的质量、速度、高度、形变有关。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②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但有些物体可以说没有机械能,比如静止在地面土的物体。

  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与热传递

  (1)做功

  ①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②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2)热传递

  ①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不同部分)存在温度差。

  ②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减少。

  ③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3.做功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4.热量

  (1)概念: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2)热量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所以在热量前面只能用“放出”或“吸收”,绝对不能说某物体含有多少热量,也不能说某物体的热量是多少。

  (3)热量的国际单位制单位:焦耳(J)

  三、比热容

  1.比热容的概念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用符号c表示比热容。

  2.比热容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容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3.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它的物理意义是:1千克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4.比热容表

  (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

  (2)从比热表中还可以看出,各物质中,水的比热容。这就意味着,在

  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

  水的这个特征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白天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度升高的慢,夜晚沿海地区温度降低也少。所以一天之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小,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大。在一年之中,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沿海寒冷。

  (3)水比热容大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也经常利用。

  如汽车发动机、发电机等机器,在工作时要发热,通常要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冬季也常用热水取暖。

  6.热量的计算

  Q=cmΔt。式中,Δt叫做温度的变化量。它等于热传递过程中末温度与初温度之差。

  注意:物体温度升高到(或降低到)与温度升高了(或降低了)的意义是不相同的。比如:水温度从lO℃升高到30℃,温度的变化量是Δt==30℃-lO℃=2O℃,物体温度升高了30℃,温度的变化量Δt=30℃。

  

5.初三物理下册期末辅导要点

  电功率知识点总结

  1.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2.电功的单位:国际单位:焦耳。常用单位有:度(千瓦时),1度=1千瓦时=3.6×106焦耳。

  3.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电度表)

  4.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5.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6.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W=I2Rt;W=Pt;W=UQ(Q是电量);

  7.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单位有:瓦特(国际);常用单位有:千瓦(kW),毫瓦(mW)

  8.计算电功率公式:P=W/t=U.I(式中单位P→瓦(w);W→焦;t→秒;U→伏(V);I→安(A)

  9.利用P=W/t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①如果W用焦、t用秒,则P的单位是瓦;②如果W用千瓦时、t用小时,则P的单位是千瓦。

  10.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右公式:P=I2R和P=U2/R

  11.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12.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13.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14.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当U>U0时,则P>P0;灯很亮,易烧坏。

  当U

  当U=U0时,则P=P0;正常发光。

  15.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与通电时间成正比。

  16.焦耳定律公式:Q=I2Rt,(式中单位Q→焦;I→安(A);R→欧(Ω);t→秒。)

  17.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电热),则有W=Q,可用电功公式来计算Q。(如电热器,电阻就是这样的。)

好消息:广东地区未达到普高分数线的同学,可点击下方按钮咨询客服,就有机会报读高职高考班,获取职校报考全日制大专、本科名额!

在线咨询

上一篇:九年级上册物理考试期中知识点
下一篇:初三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苏教版

猜你喜欢